如何进一步优化创业就业政策环境,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探索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和创新意义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模式,市、区两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中心通过提供线下“一站式”服务,帮助从业者高效化解劳资纠纷,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获支持。
推出18条举措
维护劳动者权益
目前,厦门市邮政快递业从业人员约1.4万人。为让包含邮政快递业从业人员在内的新就业群体在厦门放心工作、舒心生活,2023年7月21日,厦门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厦门市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若干措施》,推出18项措施,包括强化权益服务保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引导督促企业规范管理、加强法治保障4个方面,进一步维护厦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2023年9月,厦门市成立福建省首家实体化、一站式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中心。该中心由厦门市人社局牵头,由市总工会、市司法局、市邮政管理局等27个民生服务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和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建设。自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已经通过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模式,向快递员等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维权服务,截至2024年6月底已受理案件714件。
据了解,厦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信息系统也在进一步优化中,平台建成后可实现权益保障、公共服务、监测预警和决策分析支持的一体化管理。平台还具备“云调解”功能,将进一步归集新就业形态用工管理及权益保障相关的线上线下业务内容,让服务保障工作全部在“一张网”上运行。“通过该系统,可监测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情况,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厦门市邮政管理局(以下简称“厦门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快递协会参与
提供全链条服务
为进一步做好包括快递员群体在内的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工作,厦门市快递行业协会主动作为,在厦门局、市司法局的指导下,于去年成立了厦门市邮政快递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由大成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除了化解用人单位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间的劳资纠纷以外,调解中心还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相应的法律援助。截至目前,调解中心已为快递员提供法律援助15次,为约160人次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帮助调解相关纠纷案件5件。
在帮助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高效维权方面,厦门市湖里区创新机制,该区人社局协同区法院、区总工会、区司法局等部门,出台《湖里区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工作措施》,并延伸制定《厦门市湖里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基地工作方案》作为配套机制。目前,湖里区搭建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基地,提供就业推荐、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化发展规划、劳动权益保障等全链条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湖里区通过建立“一基地、多协同、共服务”的仲裁员、调解员、工会干部、法律援助律师驻点协同模式,能够帮助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高效维权。基地发挥着信息枢纽的作用,窗口工作人员收到维权诉求以后,需要迅速、准确地判断案件情况,并在相关系统内填写表单,运用信息化手段将诉求流转到相应部门或调解组织进一步处理。
湖里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基地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就业形态用工形式是多样化的,法律关系也更加复杂。案件分流和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可以让纠纷以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式得到化解。”
据了解,自基地运行以来,已接收到新就业形态劳资纠纷案件约350件,其中70%案件可通过多部门协同调解达成和解。而在调解成功的纠纷中,有一半实现一天内化解。目前,湖里区在全区企业、园区、行业协会中组建了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309家,并与厦门局及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打通了数据共享渠道,动态掌握企业用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