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快递员也是党员 进村送件也传递真情 漫漫进村路 殷殷乡里情

是快递员也是党员 进村送件也传递真情 漫漫进村路 殷殷乡里情

2024年08月06日    中国邮政快递报

“你好,顺丰,你的快递到了,是送到农田还是家里?”如果接到麦吾拉纳江·萨吾提的电话,很难猜到电话里说着一口标准普通话的,是个土生土长的新疆人。

驾驶一辆黑色的面包车,穿一身整洁的顺丰工服,胸前佩戴好党员徽章,麦吾拉纳江每日的工作任务是派送喀什市色满乡和荒地乡12个村子的快件。这些年,他帮村里修路、帮老人修屋顶、教村民讲普通话、帮助老人注册医保、宣传少数民族政策……在村民眼中,麦吾拉纳江不仅是一名快递员,更是大家生活的好帮手。

主动担起进村重任

2019年年底,麦吾拉纳江开始派送进村快件,如今已近5年。

荒地乡原属疏附县,地处倚古玛塔格山南坡,90%是荒滩戈壁,被当地人称为荒地,后被划出单独成乡。一直以来,荒地乡的年轻人大多去市里或者外地打工,村里老人、儿童和残疾人居多。与之相邻的色满乡也有相同的情况。

“开始进村派件时,12个村一天的快件量不超过10件,现在一天约有50件。”麦吾拉纳江说,为了送这50件快件,他每天要行驶超50公里,有时碰上村里的牛羊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还要绕路走国道去下一个村子。

“村子面积大,每个村子又分为很多小队,各个小队并不聚集,而是围绕农田设立,从村里的一个小队开车到下一小队都要行驶一阵子,从一个村到下一个村的距离就更远了。”麦吾拉纳江说,虽然件量少,但他每天都会派送2个班次,每个班次大概需要4小时。“即使只有1件,我也会当天送到村里,不会留到第二天。”

进村快件量少,派送耗时、耗力,这么费力不讨好的活儿,却是麦吾拉纳江主动申请的。“进村派件的想法来自我当快递员之前取快递的经历。”

“多希望我的快递能送到家门口呀。”成为快递员前,每次从村里去市区取快件的路上,麦吾拉纳江都会冒出这个念头。从喀什市荒地乡二村到市区取件,麦吾拉纳江要搭乘公交车,往返要一个半小时以上。若是雨雪天出门不便,就要等到天气放晴才能去。“太不方便了,等快递太煎熬了。”麦吾拉纳江说。

从喀什大学毕业后,麦吾拉纳江成为一名特警,后来父亲生病住院,家里的茶叶生意无人照看,他只得辞职回家经营茶叶店。不承想生意越来越不景气,他最终只能关店另谋生路。在一次取快递的途中,他突发奇想:我为何不去试试做一名快递员,把快递送到像我一样取快递不方便的人的手中?

2019年10月,麦吾拉纳江如愿进入顺丰,成了一名快递员。当时,他的网点在喀什市区,负责的片区也在市区。每天上班,他都要搭乘30分钟公交车。12月,网点开始规划快递进村的相关工作,得知这一消息,麦吾拉纳江主动申请配送进村快件。2022年,顺丰在距离荒地乡3公里的地方建了服务点,专门负责周边村子的快件,麦吾拉纳江就来到了现在的岗位上。

热心助人不计得失

村里人用快递并不娴熟,常出现填错地址、信息不完整等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时,麦吾拉纳江从不抱怨,而是想方设法将快件送到收件人家中。

2020年冬天,寒风呼啸,大雪纷飞,气温低至零下20摄氏度。麦吾拉纳江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中传来一位年轻妈妈焦急的声音,这位女士的孩子刚出生不久,网购的奶粉地址填了市区的家,而她当时带着孩子住在20公里之外、位于兰干镇赛来琼买里斯的母亲家里。雪停遥遥无期,孩子等着喝奶粉,家中除了她就只有年迈的母亲,情急之下她只能打电话求助快递员。

抬头看了看外面黑压压的天,听着电话中传来的婴儿哭声,麦吾拉纳江思考了几秒说:“你不要着急,我一会儿送过去。”找到奶粉快件后,麦吾拉纳江穿上外套,一头扎进了风雪中。

“道路积雪结冰格外湿滑,电动三轮车缓慢前行,还是打滑。”为了安全,麦吾拉纳江把三轮车停放在途中相熟的店铺老板家里,背着包徒步前进。雪越积越厚,已经没过膝盖,风越刮越大,打在脸上生疼。沿着国道走了一个多小时,他大概走了10公里,终于敲响了客户的家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开了门,看到麦吾拉纳江全身落满雪花,睫毛上也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她激动地将麦吾拉纳江拉进屋里,端来热茶,拉着他的手不停地说着感激的话。

类似的事情还有许多,正因为麦吾拉纳江的认真敬业,今年6月份,公司成立了“丝路先丰队”,他当之无愧成了队长。“‘丝路先丰队’6名志愿者时刻准备着,无论大事小事,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麦吾拉纳江说,不久前,村民的牛掉进了河里。在新疆,牛既是农产工具,也是经济动物,对村民来说意义非凡。为了避免村民遭受损失,他带领队员合力用绳子将牛从河里拉了上来。

“丝路先丰队”还有一个重要职责。荒地乡与阿瓦提河相邻,一旦下雨容易发生洪水,雨水里夹杂着泥土,村民们难以出门。洪水冲到村子里,村民的鸡、羊都会受灾。“每逢下雨,我们就会准备好救援物资,随时准备进村救人和家禽。”麦吾拉纳江说。

空闲时,麦吾拉纳江就去村委会帮忙,给村里修路,帮老人修房顶、送物资,晚上送完件回家看见谁家的三轮车钥匙没拔,他也会敲门提醒。“不是什么大事,看见了就随手做。”

开班培训普通话

作为一名党员,在进村路上奔走了近5年的麦吾拉纳江,见证了村子的发展,他常常对别人说:“是党和国家的关心让村里人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近几年,在援疆工作者的帮助下,村里陆续开了几家工厂,生产坚果、电子配件。“快递进村奠定了物流基础,除了工厂生产的产品,村民种植的农产品也开始在网上销售。”

快递进村前,大部分青年人都去市里或者外地打工,村里只有老人种植小麦和玉米,出产的农产品也以自家食用为主。快递进村后,村民看到不起眼的农产品居然能卖出好价钱,就开始种植更多种类的农产品,如西红柿、辣椒、花菜、胡萝卜、核桃、巴旦木……之前疏于打理的荒废果园也被重新修整好,种上了各类作物,村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每次收派快件时,麦吾拉纳江都会留心村民的生活情况。很快他发现,无论是工厂里的少数民族工人,还是向外销售农产品的少数民族农民,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无法用普通话交流。

有一次,麦吾拉纳江在村子里遇见游客和村民吵了起来,他连忙上前询问,原来游客要买巴旦木,村民听不懂普通话,以为对方在辱骂他。麦吾拉纳江随即做起了翻译,将误会解释清楚,游客顺利地买到了巴旦木。

“我遇见了可以帮忙调解,如果没有遇见,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子。”麦吾拉纳江明白,只有村民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才能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于是,麦吾拉纳江开了一个普通话培训班,从身边人开始,发动他们学习普通话。“我先教周围人用普通话说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这是每个中国公民必须要会的。”揽派件时,麦吾拉纳江就和客户闲聊,教他们说“你好”“谢谢”等常用语,下班后,他就在家里放电影,邀请邻居来看,一边看一边用普通话聊天。在他的影响下,村委会每周给村民上两次普通话培训课,麦吾拉纳江连续4个月担任老师,每次最少有80人来上课。“我有3个朋友在工厂上班,现在他们工作时可以用普通话自如交流。”

“党和国家关心我们,制定了少数民族政策,才有了我们幸福的生活,作为一名党员,向村民宣传党的政策义不容辞。”派件时,快递员麦吾拉纳江还是宣传政策的“小喇叭”:“新疆很多地方的9年义务教育改成12年了,孩子上学不用掏学费。”“你家老人注册医保了吗?赶紧给老人注册,看病吃药省不少钱呢。”“这是新的政策宣传单,你拿着看看。”

如今,村民遇见无论什么难题,都会说:“去问问麦吾拉纳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