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快递协会2024年度“绿色快递示范项目”评选结果发布。顺丰“双易袋”项目成功入选。
“双易袋”指的是符合易回收、易再生设计标准的快递袋。这款快递袋融合了再生材料技术。从研发到应用,从上海试点到深圳布局,顺丰正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回收模式。
从团标开始入手
“顺丰一直探索创新,希望带动整个行业实现绿色化。”顺丰包装方案创新组负责人路鹏介绍,顺丰与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紧密合作,参与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联合工作组发起的塑料包装高值化利用研究项目,共同探索塑料循环发展新模式和快递“双易”标准的制定,打造“包装研发+社会运营”的协同模式,即由专门回收企业回收包装袋后重新投入生产制造,打破了传统的“制造—使用—废弃”的线性模式,探索构建“塑料包装设计—生产—消费—回收—再生—高值化应用”体系,最大限度降低塑料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打造全流程绿色闭环。
在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以及上海市邮政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从前端研发开始便制定严格的团体标准。这一标准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回收链路是否能够打通、端到端的设计标准是否统一、技术配方是否能够满足性能要求、经济性是否划算等。
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顺丰最终确定30%再生材料的配置最具性价比,并且成功研制出了既便宜又可靠的配方。与传统胶袋相比,“双易袋”的成本略高,但与全降解塑料袋相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且在物理性能方面能够满足甚至超越快递包装的国标要求。
试点取得良好效果
“双易袋”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研发和配方的优化,更在于打造的一套完善的回收模式。2023年,以网点为依托,顺丰在上海启动了塑料包装废弃物全流程闭环回收再生项目试点。该项目也入选中国快递协会2024年度“绿色快递示范项目”。
“在快递网点,纸箱回收装置极为常见,但鲜有塑料快递袋的回收。”路鹏介绍,针对校园等快递使用量较大且相对集中的场景,顺丰投放回收柜,不仅回收纸箱,还将塑料袋纳入回收清单。
为了确保回收工作顺利进行,顺丰对网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熟练地引导用户进行正确投放。“与回收纸箱相比,用户对塑料包装袋的回收意识相对薄弱。”路鹏说。
同时,顺丰与环保回收公司签订协议,对回收流程进行严格规范。根据废弃物的多少,采取不同的回收方式。量多的网点安排车辆直接运走,量少的网点则将废弃物汇总到一个网点后定期运走处理。回收企业具备将塑料废弃物重新打碎造粒的能力,这些粒子会被高值化处理,实现循环利用。
去年,顺丰在上海投放110万个“双易袋”,受到用户广泛好评。经第三方权威测算,每个“双易袋”的使用可以减排约10克。这一环保效果被印在了袋子上,向用户直观展示绿色包装的优势。
随着上海试点的探索,顺丰亦在深圳积极探索,计划在网点布局智能回收柜。这些智能回收柜具有称重功能,根据用户投放重量为其返还积分或费用,激励他们参与回收工作。
另外,顺丰已经启动更多种包装材料的再生配方研究,期望实现多场景的闭环回收与再生再造模式。
更多探索还在继续
顺丰对绿色包装的探索不仅仅是“双易袋”,实验室还开展了多个方向的研究,旨在从多个维度实现绿色发展。
在减量化方面,顺丰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方面,通过优化包材参数来减少使用量,如文件类专用防水袋的厚度比原来减少40%;另一方面,用充气材料代替泡沫纸等包材。
重复使用也是顺丰持续研究的一大领域。从经济角度来看,重复使用的材料能降低成本;从性能方面来看,能够重复使用的包材往往更加结实,防护性更强。截至目前,顺丰已开发出适合19种场景的系列包装,例如医药循环温控箱、围板箱等已在体系内部常态化规模化使用。
与减量化和重复使用相比,对降解材料的研究面临更多挑战。“根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与中国石化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目前绝大多数降解塑料仍然流向受控焚烧与卫生填埋方向,实际进入可降解环节的塑料比例极低,并且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回收再生也是行业难题。”路鹏介绍,除了回收工作存在困难,降解塑料在生产制造环节的工序复杂度、碳排放计算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值得去探讨。虽然面临诸多困难,顺丰仍然与国内国际诸多高校和企业在持续探索。
此外,在以纸代塑方面,顺丰在特定包装产品中展开了探索。例如,在奶粉以及红酒包装上使用纸塑替代传统泡沫实现了试点落地。